Board logo

標題: 伊丹十三 [打印本頁]

作者: cmlwts    時間: 4-6-2008 10:24     標題: 伊丹十三

日本導演伊丹十三


前言

一九九七年自盡的導演伊丹十三,是日本當代最具知名度,也能夠替日本打開國際市場的導演。他的風格較為海外所接受,而沒有一般日本電影中神秘而富有哲理的感覺。伊丹十三雖然作品不多,但是因為他的作品直接指向日本社會的黑暗面,而被稱為「日本電影的良心」。

伊丹十三的生平

伊丹十三生於1933年日本京都,父親也是導演,專門拍日本武士電影。在伊丹成為電影導演之前,他做過的工作有拳擊手、散文作家、脫口秀演員、戲劇表演演員。1985年,他已經五十歲了,才發行他的第一部作品:『葬禮』。在他短短的創作生涯中,伊丹一共拍了十部電影。一九九七年十二月,日本八卦週刊報導伊丹十三背叛妻子,與某女明星有染,過不久,伊丹十三在他自己的辦公室八樓,以跳樓方式自盡,並留下一句話「我要以死來證明自己的清白」。可是並沒有任何證據證明伊丹十三是因為這件事情而自殺。而最近有此一說:伊丹極有可能遭黑社會仇殺,但無法證實。

伊丹十三的風格

日本曾經有一種電影稱之為「庶民電影」,大家比較知道的庶民電影像是一百多集的「男人真命苦」,也就是說這種電影是拍攝老百姓的生活,且以較便宜的電影票價賣給一般老百姓。而伊丹十三的電影風格是從這種電影風格脫胎換骨而來。在伊丹拍片的年代,正好是日本經濟最強盛的年代,但伊丹並不想拍出歌功頌德,讚盛日本的繁榮;反倒是他在片中都是以直接的手法,直接刺入日本人的虛偽。伊丹也以電影直接檢視日本的社會問題,如宗教,政治人物,黑社會,右派之間的關係。1992年,在「民暴之女」的首映會外,伊丹遭受到攻擊,臉上被劃了一刀。因為這部電影直接講述日本黑社會幫派的惡行惡狀。這在日本電影界是絕無僅有的事情。

提到伊丹十三,不得不提到他的妻子宮本信子。伊丹十三片中的女主角,大部分由她來擔綱。換句話說,絕大部分是伊丹十三替他的妻子量身打造角色。

伊丹十三的作品概述

伊丹的第一部作品是「葬禮」,藉由一名長者的死亡,家人團聚的時候,檢視整個日本家庭的互動與荒謬性。開著進口轎車的日本和尚,是戮破日本財氣社會的關鍵。伊丹的第二部片,也是廣為人知的片子是「蒲公英」,講述寡婦開拉麵店的故事。雖然以美食為主題,可是伊丹仍然可以用餐廳中行為的互動,點出日本人的虛偽。

伊丹其他較為人知的影片是「女稅務員」以及「民暴之女」。「女稅務員」是透過查稅的方式,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日本社會共生的一個齷齚結構:財團,政壇派系人物,日本地方宗教派系,還有日本黑社會。雖然日本老百姓鼓掌叫好,卻也埋下了伊丹跟日本黑社會摩擦的遠因。一九九二年,民暴之女上映,故事說的是如何把黑社會份子在飯店長期白吃白喝,唯有靠一個女律師才能把他們趕走的故事。首映當天,伊丹便遭日本黑社會攻擊,臉部被劃傷。

大概是伊丹的影片長期以他的妻子宮本信子為女主角,伊丹的片子裡多少也帶點女性主義的影子。像「女稅務員」與「民暴之女」,在片中,連男生都不敢出面解決問題,唯有一位女性敢站在眾人面前。

誰影響了伊丹十三?

想來影響伊丹最大的,該是他多采多姿的工作經歷。早年他當過拳擊手,相聲編劇,演員等。他也在美國電影中露過臉,從而了解美國的拍片模式。

另外,伊丹十三的妹妹嫁給了日本文壇巨擘大江健三郎,這讓伊丹開啟了一扇文學的窗。不過,我認為伊丹是個觀察很敏銳的創作者,他看到了日本社會的另一面,並且敢言人所不敢言。這是他值得尊敬的地方。

伊丹十三影響了誰?

伊丹十三的作品中,最有影響力的片子該是「蒲公英」。本片不只陳述美食的製作,更重要的是,它闡述了日本人的執著與追求完美,即便是製作一碗拉麵,背後的心血是難以計數的。伊丹也藉本片對自己民族的虛榮個性做了精闢的剖析。全世界的觀眾都從「蒲公英」中了解到日本人的民族性格。

伊丹十三:藝術家

伊丹的特點,就在於伊丹敢在日本的太平盛世時,甘冒大不諱來講述日本社會的問題,這是需要很大的勇氣-大家都願意做喜鵲,沒人願意做烏鴉。伊丹也願意藉由電影來側寫日本民族的性格,當然這有好有壞。我想伊丹十三做了一個藝術家的典範之一:他背負了他自認為的社會責任。

伊丹十三作品選集

伊丹的片子全部都是黑色喜劇或反諷喜劇。在以下的影片中,伊丹十三要帶領我們去看到日本上流社會醜態。日本的保皇派(右派),財團,黑社會,他們一直都認為:日本是因為他們而有今天。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女稅務員,1987

女稅務員剛被拔擢,但是要去負責一個棘手的稅務案:有一個有權有錢的大亨,簡直是逃稅的藝術家。女稅務員不但要催繳到底,同時,由於日本政府政策上的壓力,女稅務員自己也有了工作危機...

他是逃稅大戶,她是小小女稅務員, 湯姆貓與傑利鼠的日本企業版驚奇再現
1988年日本影藝學院大賞曩括九項大獎鉅作

 

女稅務員二,1988

女稅務員帶著新徒弟去查建設公司的稅。在追查過程中,女稅務員發現了建設公司跟黑社會勾結,壓榨拒絕改建的屋主,賺取資金,再把錢捐獻給政治家,其他拿去藏在日本神秘宗教。這一查,查到了日本上流社會齷齪的共犯結構體,而這些人死不認錯,認為這樣做是為了日本的強盛... 女稅務員再度出擊,神壇動員宗教與黑社會勢力對抗
日本社會醜陋面赤裸裸的揭發 ,宮本信子完美演出,一部大快人心的作品

民暴之女,1992

有一個大飯店,長期受到日本黑社會的騷擾:他們不但白吃白喝,還嚇跑其他客人。更糟糕的是,黑社會都知道這家飯店好欺負,不會反抗,於是越來越多黑社會份子到這裡白吃白喝。只有一個女律師敢挺身而出,她要告訴大家對抗黑社會的方法。 受盡黑社會恐嚇與威脅的大飯店已經束手無策, 專門打擊黑幫無賴的「民暴之女」是唯一救星
一部只有山口組痛恨,全球人人叫好的絕佳電影.

《民暴之》因具體呈現黑道內幕,還使他因此被山口組襲擊割傷喉嚨.

 

 

鴻運女,1990

鴻運女是個孤兒,七月四號被撿到,故取名為「七四吉」。鴻運女年輕的時候便被養父母送去做藝妓,她從死去的和尚手中取得一筆錢,從此周旋在日本上流社會,因為大家都相信她會帶來好運。現在,問題來了:兩個最有可能成為日本下屆首相的人,都想搶到她。其實,是想搶她的好運... 她的一生牽動日本政壇與金融界的不可告人的祕密
日本傳統藝妓文化與現代社會結合的一部精彩影片

 

葬禮:

年老父親突然過世,讓一家人不知所措。
莊嚴的佛教葬禮於焉舉行,食色性也的生活百態也悄悄上演
伊丹十三一鳴驚人的黑色喜劇

蒲公英
拉麵店的美麗老闆娘矢志要做出完美的拉麵
見多視廣的貨櫃司機是她唯一的希望
笑聲、異色與麵香四溢的日本現代喜劇

大病人

正演出臨終病人的導演發現自己也罹患末期癌症
當享樂與榮華的生命即將走到終點,你要如何面對?
伊丹十三詼諧的鏡頭凝視死亡議題的嚴肅之作

恬靜的生活(英文字幕)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名作改編
漫畫少女踏入社會生活的寫實呈現
一部充滿生活哲思的影片,恬靜中動人不已

超市之女 
面臨強勢競爭的超級市場瀕臨倒店
一個精打細算的家庭主婦能夠獨力挽回頹勢?
蒲公英的超市版再次展現伊丹十三電影的迷人魅力

受監護的女人

聲名逐漸下滑得電影女明星是謀殺案的唯一證人
行兇的宗教團體不計一切要阻止她出庭作證
伊丹十三生前最後一部作品,精彩動人始終如一。

 

 

 

 

[ 本帖最後由 cmlwts 於 4-6-2008 11:04 編輯 ]
作者: cmlwts    時間: 4-6-2008 10:26

伊丹十三系列之《女稅務員》

文 / 林譽如

伊丹十三的電影,總是有灼傷人神經的畫面,不同於小津安二郎簡潔工整、感情蘊抑的電影美學,伊丹十三的影像是鮮明的烙印在觀眾的眼睛裡。或許是過於犀利,伊丹十三的電影,就如同他本人一樣,讓人看過了,就不會、也無法忘記,包括那些你想要存放在記憶裡的、還是想要遺忘的,通通都會烙印在你腦海裡,在看見某個轉身景象時接上線,原影重現。
  《女稅務員一》是伊丹十三在 1988 年拍的片子,廣受好評囊括日本影藝學院大賞九項大獎;隔年續拍了《女稅務員二》,兩部均由宮本信子主演。身為日本二次世界大戰後八零年代電影新浪潮的新生代導演,伊丹十三的十部作品一秉嘲諷戲謔的手法,針對日本社會現象以及黑暗面作辛辣寫實的描繪,而其中很有趣的是,伊丹十三大量的採用了女性的視角,從相對於日本男性沙文主義為主體社會的邊緣地帶來觀看整個解構後的世界,女性的話語絕不會在伊丹的被消音∼從振振有詞的辯白、抑揚頓挫的質詢、甚至於放浪的呻吟都讓女性具體現形/現聲,不再被隱形、不再被物化,然而與其說伊丹十三是女性主義實踐者,不如說他是男性沙文主義的嚴厲批判者,他的電影充滿了自省探索的精神,就如同他透露出的尖銳的眼神,掃過男性高不可及卻崩潰於瞬間的自尊、也掃過人性最脆弱平庸的一面。
  在《女稅務員一》、《女稅務員二》的板倉亮子就是伊丹十三成功創造出來活靈活現的女性形象,兩部片子都以板倉亮子的一舉一動為主線,鏡頭每每貼近女主角,以至於她的一張口一瞪眼一哭一笑都強烈的感染整部電影,性格鮮明的角色是造就成功電影風格關鍵的一環,然而這個活力四射、魅力十足看似傻大姐實則精明剽悍的角色,卻是片中那些依賴屈服於威權女性而相對於存在的角色,差距越大離現實越遠,也越投射出社會時代眾人所期待的英雄形象,如今只是冠上了“女”一字,放開伊丹十三所刻意強調的女性強者,板倉亮子搔頭大笑或蹙眉怒罵所投射出來的,不外乎是(or根本就是) 伊丹十三自己本身最原始的形象:以堅持不懈、強硬的態度,用戲謔嘲諷手法一針見血的刺入社會現象裡的不公不正不情不理。
  除了角色形象完整,伊丹十三的敘事手法也是獨樹一格,切入切出別出心裁。《女稅務員一》片一開始,專注吸吮豐碩乳房的那一張臉,蒼老皺摺、佈滿黑斑,男人不停蠕動的嘴唇的樣子就像甫出生的嬰孩,可是出現在鏡頭裡的卻是個癌細胞已全身擴散為日不多的六十幾老人,藍光打在他的臉和白衣護士的胸口上,顯得份怪詭異。就這麼一個鏡頭,伊丹十三馬上抓住了觀眾的眼光,故事就從護士穿上內衣拉起胸口的衣服開始。而在片尾,塵霧中橘黃色城市和一幢幢灰色的樓房夠成一幅印象派( Impressionism) 朦朧模糊的畫,而搖晃不止的黑大衣和離去的背影是句點後未完的刪節號,故事結束沒?... 伊丹十三沒有說。在《女稅務員二》裡,伊丹十三繼續沿用板倉亮子為全片的靈魂人物,故事上則是呈現新的情節,一如《女稅務員一》的開場,伊丹十三這次加重了口味,放進了更腥更嗆的東西---浮屍,不過這次伊丹十三賣了一點小關子,先讓觀眾們在畫面上同時看到飛向天際的飛機和緩緩慢行的腳踏車;然後安排騎單車的人發現遠處碼頭不知道在玩什麼的孩童們;再讓觀眾看見浮在垃圾中的翻白死魚,以及半成顝髏、腐肉緊黏著骨頭的屍體。
  畫面張力十足,是伊迷對伊丹十三至死不渝愛戴有加的原因,敘事結構的完整讓影迷直呼過癮;而畫面瞬間呈現的爆發力才是震撼視覺神經的。伊丹十三電影的畫面通常會被包裝在某種特定的氛圍之中,透過色調蘊含的溫度知覺,或者透過光影明暗之間所製造的對比,但是誠如上文所說的,伊丹十三並非是個細緻極至的美學主義者,鏡頭所用的技巧通常只是要烘托鏡頭內的人物劇情,《女稅務員二》 片中,其中約談那一幕,鏡頭從天花板上的旋轉風扇拍下,隨著扇葉的旋轉,小房間的光線也閃爍不定,隨之呈現的是三人之間緊繃的氣氛,穿著西裝從左走到右,停下來,此時他脖子上的紅色領帶在整個畫面上構成了一個「刺點」(Punctum),就像一道光射進觀者的瞳孔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個紅擴張到整個畫面,他的領帶就像一個孔,讓一股意念滔滔不絕得溢出,喜愛運用紅色的伊丹十三非常清楚如何在畫面上放入這樣一個洞孔,讓訊息冒出然後佈滿整個螢幕。
  《 女稅務員一 》、《女稅務員二》是在拍社會真實的一面,可是有趣的是伊丹十三放進了很多超乎實際想像的元素,讓這兩部打擊逃漏稅者的黑色喜劇符合愛刺激觀眾的口味,帶著黑色大墨鏡跟蹤在後的女稅務員、假扮信徒混入人群的女稅務員、大雨中衝入垃圾場翻尋證據的女稅務員、和在密室面對持刀歹徒的女稅務員 --- 這不就是偵探冒險的 黑色電影(film noir) 嗎?此外,在這兩部片中還能看到好萊塢動作片裡最常出現的廂型車和車內一整組的探員,緊張程度絕不亞於典型的動作片。然而,伊丹十三的觀察雖然冷酷但絕不會無情,片中還是有很多溫情洋溢的地方,而且對象多半不會刻意鎖定在某一類型人的身上,逃漏稅者也還是某人的父親;逃漏稅的行為更並不會跟他愛孩子的心有所牴觸,這就是為什麼,看伊丹十三的片可以看到人生百態,因為沒有絕對的壞人或好人,壞人可以有正面的特質;好人也可以做違背情理的事。對伊丹十三來說,他的電影或許最重要的,就是刻劃最真實的人生吧。


作者: cmlwts    時間: 4-6-2008 10:28

マルサの女 - 伊丹十三 1987年作品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F52PqSQTxc

 

没後10年・伊丹十三特集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dQAhfzvFpY

[ 本帖最後由 cmlwts 於 4-6-2008 11:09 編輯 ]
作者: cmlwts    時間: 4-6-2008 10:35

其實, 睇過伊丹十三的香港人不多.

 

因為非主流兼且香港無上過.

但此位新浪潮導演, 影晌了不少人.

(有甘國亮, etc..)

 

女子單身對抗黑社會 or 男人社會.

外國有"末路狂花".

 

 






歡迎光臨 經典日本特撮●動畫●卡通回憶 (http://oldcake.net./)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