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irst City Hall•Post 1869
香港第一間大會堂,於1869年落成。這座由巿民集資興建的兩層高歐洲傳統柱廊及拱門式建築物、巍峨古典,內設博物館、圖書館、劇院、會議院、是本港外籍人士舉行舞會,以及演奏、演講的文娛中心。前方為顛地噴泉。1933年,大會堂部分被拆卸以供香港上海匯豐行興建新廈,其餘部分亦在1947年全部拆去,原址稍後興建了中國銀行大廈。 |
Whart•1890
攝於1890年代的九龍倉。九龍倉最初名為香港及九龍碼頭與貨倉公司,由遮打爵士於1886年創辦。圖中的半圓型拱門就是九龍倉的正門,其左右兩旁均為倉庫,所在位置即今日尖沙咀海運大廈、海港城及海洋中心一帶地方。 |
Pottinger Street (Stone Slab St)•1890 香港舊生活照
有「石板街」之稱的砵甸乍街,約攝於1890年代。照片展現了當時香港的巿容與民生。圖中分別穿著西洋童服及中式傳統衣飾的小童,正好反映了當時中西文化相互融合的情況。 |
Central Market•1895
自德輔道拍攝的中環街巿,於1895年峻工。早於1842年6月,第一所中環街巿已經建成;及至1858年,一幢較為堅固的中環街巿在原址落成。第二座中環街巿約在1890年拆卸,至1895年建成第三座中環街巿。圖中這座維多利亞式建築物南向皇后大道中,北臨海濱 (即填海後的德輔道中),於1930年代中期拆卸,至1939年才建成樓高四層的今貌。 |
Statue Square•1910
1910年代的皇后像廣場。照片右下方為德輔道中,其以北的土地都是十九世紀末填海得來的。廣場中央的維多利亞女皇銅像為慶祝其於1887年登基五十年而鑄造。以女皇銅像基座為中心點,貫穿南北者為域厘街 (獲利街),東西向者則為遮打道。皇后像廣場當時又被稱為「皇室廣場」,因為廣場內除了維多利亞女皇的銅像外,尚有英皇愛德華七世及其皇后雅麗珊、英皇喬治五世及其皇后瑪麗的銅像。圖中所見矗立在高等法院前方者即為喬治五世之銅像。至於照片下方,面向德輔道中則為昃臣爵士的銅像 (傳說晚上會出來捉人的銅像)。 |
HKU•1910s
從般咸道仰望香港大學。香港大學於1912年落成,最初開辦時,只有醫學及工程兩科。留意大學正門對面的學生會大樓 (今孔慶熒樓,1919年建成) 尚未出現,可知此照片當攝於大學落成不久。 |
Old Post Office•1911
建於1911年的舊郵政總局,於1970年代拆卸並改建為現時的環球大廈。 |
Salisbury Road•1911 尖沙咀鐘樓
從尖沙咀九廣鐵路總站開出的一列火車。九廣鐵路於1911年通車。而現在之梳士巴利道尚未開闢興建。 |
Peak Tram, Garden Raod•1920
約1920年代的花園道纜車總站。背景所見之建築物為聖若瑟書院遷入堅尼地道後,於1921年擴建的新翼。喇沙修士會傳教士於1875年來接辦羅馬堂書院,翌年改稱聖若瑟書院。其校舍曾先後建於堅道及羅便臣道。1918年3月本港發生地震,羅便臣道校舍受到嚴重的破壞,聖若瑟書院遂遷入位於堅尼地道的德國會所,至今已逾八十年。 |
Jardin's Crescent•1920
渣甸坊附近的街道,約攝於1920年。左為怡和街,右為高士威道。 |
Canal Road (Goose Neck Birdge)•1920
1920年代的鵝頸橋。電車在1904年開始行走,1912年首次引進有上蓋的雙層電車,圖中那一款上層密封式電車要到1925年才出現。照片中鵝頸涌兩岸樓宇林立,鵝頸橋上候車的人也不少。圖中右方河道裡築有路軌,是為了配合灣仔的填海工程;從摩利臣山開採的山石就是經此路軌運往海旁。 |
Queen´s Pier•1925
位於皇后像廣場對開的新皇后碼頭,當時正舉行新港督金文泰履新儀式,攝於1925年。 |
Peninsula Hotel•1926
約1926年的半島酒店,當時的建築工程已接近完成。 |
HSBC•1936
1936年香港匯豐銀行大廈,乃第三代匯豐銀行。 |
LEGCO Building•1942
1942年最高法院大樓 (即今立法會大樓) 和維多利亞女皇石像。 |
Temple Street•1950
1950年廟街榕樹頭一景。日間有不少小販攤檔在此擺賣,夜間則為九龍著名的「大笪地」。 |
Jordan Road•1950
1950年代的佐敦道。 |
TST Star Ferry•1950 尖沙咀鐘樓
約1950年的尖沙咀天星碼頭和火車站。 |
Chun Yeung St, North Point•1950
1950年代北角的春秧街。 |
Queen House•1950s
1950年代的皇后行。皇后行落成於二十世紀初,屬維多利亞式建築物。由於它位處中環的心臟地帶,故有不少著名的商行及機構都在此開業,如黃埔船塢公司、美國輪船有限公司、多利順有限公司等。皇后行於1960年代拆卸,改建成今日的文華酒店。 |
King's Theatre•1950s
1950年代娛樂戲院,即今中環皇后大道中娛樂行。 |
New Your Theatre•1950s
1950年代紐約戲院,即今銅鑼灣廣場。 |
Tsuen Wan Theatre•1950s
1950年代荃灣戲院,現改建成大廈。 |
Prince Edward Road•1950s
太子道聖德肋撒堂。 |
Nathan Road, Mongkok•1960
1960年代旺角彌敦道。(確實位置不明) |
Henessary Road, Wan Chai•1963
1963年灣仔軒尼斯道。 |
香港舊生活照
小朋友玩滑梯。 |
香港舊生活照
這種攀爬玩意,在2007年的今天,幾乎已絕跡了。 |
香港舊生活照
這種木氹氹轉也消失了。 |
香港舊生活照
他們在買甚麼吃,我也不清楚。 |
香港舊生活照
香港制水時街頭輪水的情景。 |
Top View•1970 尖沙咀鐘樓
1970年代的尖沙咀鐘樓俯視圖。 |
TST Railway Terminal•1970 尖沙咀鐘樓
1970年尖沙咀火車總站。 |
Jordan Road Ferry•1970s
佐敦道碼頭。(巴士總站) |
Tsui Sing Lau Pagoda•1970s
1970年代位於元朗屏山的聚星樓。 |
Lee Theatre•1980s
1980年代的利舞台,即今利舞台廣場。 |
[ 本帖最後由 mythz 於 31-10-2007 02:20 編輯 ]
灣仔警署舊貌
1932年落成的灣仔警署,當時還見到告士打道還是海。事實上,灣仔警署的地段也是填海而來。 |
灣仔警署今貌
灣仔警署位於告士打道,建於1932年,古物古蹟辦事處於1992年將之評定為第三級歷史建築。 |
Connaught Rd C•1980
1980年代的干諾道中天橋。 |
Connaught Rd C•2000
2000年代的干諾道中天橋。 |
圖片來源:http://www.rthk.org.hk/special/hkstories/postcard.htm (點圖放大)
Wan Chai•1950s
五十年代的灣仔大佛口。左邊兩層的建築物是麗的呼聲,多位播音前輩 (李我、鍾偉明等) 曾經在此播音。 |
Kowloon City•1950s
五十年代九龍城太子道與亞皆老街交界。太子酒店已成記憶。遠處山上隱約可見天光道的英皇佐治第五學校 (KGV College)。 |
Jordan Road Ferry•1960s
六十年代的佐敦道碼頭巴士總站。連綿不絕的人龍都是遠道前往新界郊遊或探親。候車時間加上行車時間至少要用上半天。 |
Connaught Rd C•1960s
六十年代初的中環干諾道中。一架佳牌 (Guy) 二號巴士在雨中經過文華酒店前,背景是紅磚維多利亞風格的中環郵政總局。兩者同樣令人懷念。 |
Wan Chai•1960s
六十年代初軒尼詩道與波斯富街交界。左邊的紐約戲院和剛開幕的大丸百貨公司(本港第一間日資百貨公司),都使銅鑼灣成為港島第一「旺區」。 |
[ 本帖最後由 mythz 於 31-10-2007 01:51 編輯 ]
呢D同我地以前既既生活好相近,生活圖片,真係好似返返以前咁
(今次睇唔會再有野彈出黎嚇我la,唔通做左手腳? )
Jordan Road Ferry
佐敦道碼頭。(巴士站) |
呢幅我諗係70年代末,
有架第一代珍寳巴士。
都唔算係做o左 D 咩手腳,只係避o左 D 野,等ActiveX 唔好問
原帖由 huntingfire 於 31-10-2007 01:00 發表 原帖由 mythz 於 29-10-2007 23:56 發表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 ...
多謝 huntingfire 兄提供資料,等我加番上去先
好勁!
不過唔該晒
歡迎光臨 經典日本特撮●動畫●卡通回憶 (http://oldcake.net./) | Powered by Discuz! 6.0.0 |